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封面報道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專題
   第15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當公益捐贈遇上P2P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封面報道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當公益捐贈遇上P2P
專家:建議做好盡職調查

    2019年2月,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fā)布《2018年失信黑名單年度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一年“爆雷”的P2P平臺竟有1282家之多

    王巖向北京大學捐贈2000萬元一事遭到網友的負評(網絡截圖)

    ■ 本報記者 張龍蛟

    3月20日,國聯資產捐贈儀式在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舉行。此次捐贈儀式的主要內容是表彰北大國發(fā)院金融碩士校友、EMBA2011級校友、國聯資產總裁王巖代表國聯資產向北大捐贈2000萬元人民幣。

    綜合教育領域多年的捐贈統(tǒng)計數據來看,2000萬元的捐贈額并不十分突出,但上述捐贈報道經其他媒體發(fā)出后沒多久卻引來不少網友評論,且全部是“負評”。

    此次捐贈中網友們控訴的易通貸是什么,易通貸事件的背后反映了什么問題,此類資金為何會牽涉公益,接受捐贈時應如何避免卷入此類事件?這一系列問題的源頭都要從近年來頻繁“爆雷”的P2P網貸說起。

    什么是“P2P爆雷”?

    所謂“P2P網貸”,指的是個人對個人的網絡借貸,其典型模式為:網絡信貸公司提供平臺,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撮合成交。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并承擔風險;資金借入人到期償還本金,網絡信貸公司收取中介服務費。

    而從2018年以來,P2P平臺相繼出事,“爆雷”一詞頻繁出現在互聯網上,意指P2P平臺因為逾期兌付或經營不善問題,未能償付投資人本金利息,而出現的平臺停業(yè)、清盤、法人跑路、平臺失聯、倒閉等問題。

    據“新華網思客”2018年7月13日報道,僅半個月內,就有超過40家P2P平臺相繼“爆雷”,涉及資金超過1200億元。進入2019年,P2P平臺“爆雷”事件仍時有發(fā)生。譬如,據有關媒體報道,3月28日就爆出P2P頭部平臺團貸網實控人唐軍、張林投案自首,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立案偵查。

    P2P作為2006年才傳入國內,2011年方迎來快速發(fā)展期的金融創(chuàng)新模式代表,近年來為何“爆雷”不止呢?綜合梳理多方分析發(fā)現,P2P平臺“爆雷”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純詐騙平臺跑路、因擠兌或壞賬倒閉、因自身合規(guī)性經不住檢查或平臺方經營不善而出問題等多方面的原因。

    P2P公司熱衷公益慈善

    梳理P2P平臺的業(yè)務,不難發(fā)現,不少P2P相關公司與其責任人都熱衷于公益慈善事業(yè)。除此次備受質疑的P2P易通貸法定代表人、國聯資產總裁王巖代表國聯資產向北大捐贈2000萬元一事之外,另據《中國基金報》報道,2016年2月成立團貸網的唐軍,早在2016年10月愛佑慈善基金會舉辦的年度慈善晚宴上,就捐出5200萬元善款支持愛佑慈善基金會。

    此外,擁有P2P業(yè)務“宜人貸”的宜信在2009年就推出助農公益理財平臺“宜農貸”,通過宜農貸,資金出借人可以將資金出借給貧困地區(qū)的農村借款人,支持他們發(fā)展生產、改善生活。

    2018年7月因項目逾期、實際控制人失聯而“爆雷”的P2P平臺禮德財富自2014年開始就攜手揭陽市大學生發(fā)展基金會發(fā)起公益眾籌助學項目,助力貧困大學生。

    “爆雷”會否影響相關公益項目?

    P2P平臺“爆雷”事件的頻發(fā),也在一定程度上也給和P2P平臺相關的公益慈善項目或活動帶來了影響。王巖代表國聯資產向北大捐贈2000萬元而遭到P2P平臺易通貸相關網友負評一事僅是其中一例。

    據了解,易通貸全稱是北京易通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家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平臺,屬于君石控股集團旗下公司,為出借人群和中小企業(yè)提供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

    據天眼查顯示,北京易通貸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和國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大股東都是王巖。

    易通貸是目前國內P2P網貸公司大軍中的一個縮影。據易通貸官網介紹,2011年成立的易通貸,在2013年正式上線交易,并在之后榮獲了包括“2014年度最佳P2P平臺“獎、2015年“互聯網金融安全領袖”獎、“2017企業(yè)社會責任(CSR)優(yōu)秀企業(yè)獎”等在內的多個獎項,并于2017年5月舉辦了“愛心無限 通惠天下”易通貸關注孤獨癥兒童大型公益活動,于2017年10月舉辦關注流動兒童公益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易通貸官網自稱接入了中國電子商務協(xié)會反欺詐系統(tǒng)。然而在2018年12月20日,民政部官網發(fā)出公告稱,對中國電子商務協(xié)會作出撤銷登記處罰,同時將中國電子商務協(xié)會列入社會組織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回顧網友“負評”王巖代表國聯資產向北大捐贈一事的起因,可以發(fā)現,2018年8月易通貸平臺出現提現困難,隨后,8月30日,易通貸發(fā)布《關于易通貸近期經營情況的說明》承諾,公司將在12月26日恢復正常的提現工作。然而到截止日期后,平臺仍沒能如投資人所愿可以正常提現。因此,出現了2018年12月27日,易通貸總部遭遇投資人上門維權事件。2019年1月30日,因投資人報案,易通貸平臺已被公安經偵部門介入調查。

    據網貸之家報道,易通貸在中國互金協(xié)會信披系統(tǒng)上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平臺借貸余額為14.58億元,逾期金額高達17.83億元,金額逾期率高達119.55%。2019年3月26日,易通貸官網發(fā)布《關于2019年3月現金兌付的公告》稱,將于3月31日前實現首期普惠式的現金兌付,總金額為1000萬元。公告預計,4、5、6月,平臺每月均將現金兌付不低于1000萬元,平臺將持續(xù)實現兌付。3月27日,易通貸官網發(fā)布補充公告稱,此次現金兌付平均每人兌付金額為232元,需出借人自行在平臺申請對應金額的提現方能實現。

    受捐方如何避免卷入類似事件

    受捐方為捐贈者舉辦公益捐贈儀式本意是弘揚愛心和社會正能量,號召人人向善,但國聯資產捐贈儀式的新聞卻被看到的網友“負評”,甚至是質疑、諷刺,相關新聞也隨著這些“負評”再度擴散傳播,不僅背離了舉辦捐贈儀式的初衷,而且也給受捐方以及捐贈本身都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如何看待公益捐贈被P2P受害者“負評”一事?如何避免類似P2P爆雷的負面事件給相關公益項目或公益活動帶來尷尬或負面影響?

    長期專注公益籌款與品牌營建的北京瑞森德社會組織發(fā)展中心理事、瑞森德咨詢機構合伙人巖松表示,上述疑問主要涉及了捐贈倫理的問題。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環(huán)保領域有一個詞叫‘漂綠’。簡單來講,就是一家可能做過對環(huán)境有危害,或者環(huán)境測評不達標的企業(yè),它去捐一筆錢給環(huán)保機構,然后去獲得一個好的聲譽,或者一個跟政府對話溝通的管道,來扭轉社會公眾或者輿論對它不利的局面和認知。這個叫‘漂綠’。它實際沒有改變?!睅r松說。

    他表示,國際機構對待捐贈倫理“非常地有邊界感”,“會做盡職調查”,并解釋道:“做盡職調查就是調查它的所謂善款來源是不是符合它的價值觀或者社會公眾的價值觀。像‘漂綠’肯定就不符合?!睅r松建議國內公益捐贈在接受捐贈前應做好盡職調查工作,但同時他也表示,目前國內公益在做盡職調查方面還面臨著一些實際問題,其中就包括盡職調查的成本該由誰承擔。巖松談道,目前網絡上有一些收費不高的軟件可以做簡單的盡職調查,但如果想要了解捐贈方的詳細情況,就需要請專業(yè)機構進行盡職調查,花費較高,這個成本由誰承擔目前還是一個問題。

    對于王巖代表國聯資產向北大捐贈200萬元而遭到P2P平臺易通貸相關網友“負評”一事,巖松還表示,《慈善法》第四章“慈善捐贈”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捐贈人捐贈的財產應當是其有權處分的合法財產。巖松解釋道:“這個是企業(yè)的錢,企業(yè)能夠捐出去;如果說不是企業(yè)的錢,或者這個權力不屬于企業(yè),它不能自由處置,那這個錢捐贈出來是違法的。假設P2P的錢是企業(yè)的資產,那企業(yè)就有權來使用,這和它經營不善是兩回事。經營不善、倒閉等屬于另外一個法律范疇?!?/p>

    “是它的合理收益和利潤,它捐了,這個來講是合法的。但是合不合理呢?我覺得這個有待商榷?!闭劦綄κ軤幾h的捐贈進行評價的標準,巖松反復強調兩個觀點——合不合法、合不合理。巖松舉例說:“如果一個企業(yè)拿著,比如說不是它的錢,做這種捐贈,我認為第一個它不合法,第二個它有悖于商業(yè)倫理和公益?zhèn)惱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