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報記者 張明敏 “1月17、18號2天都去排隊了,可排到我時說沒票了,連個站票都沒有,這快過年了,我答應著媳婦和兒子今年一定回去的,沒啥別沒票呀?!彪娫捘穷^身在天津的樊林希向記者大倒苦水,“我們一起有8個工友,都是回山西臨汾一個地方,就想湊著一塊回去,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張硬座就行,啥網絡、電話俺們都不會,唉!” 每年的春運都是一次中國式人口大遷移,買票難更是成為頑疾。在以往購票的三種形式,即窗口、電話、網絡基礎上,今年首次將網絡和電話的預售期由提前10天改為提前20天,比窗口售票提前2天,有人認為這對于習慣窗口排隊購票的農民工來說,能買到票的幾率有所降低。 在此背景下,幫助農民工購票的公益機構和志愿者應運而生。 一個電話20分鐘搞定 和樊林希一樣,存在春節(jié)買票難的農民工不在少數,但他的無奈并沒有在另一位農民工身上重演。王曉慶是天津一家娛樂城的保安,在他撥通一個電話后,排隊買票的設想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一個天津本土公益組織幫助他訂到了春運的回鄉(xiāng)票。 王曉慶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樊林希。“我一開始是有些不相信的,一個電話就能幫你訂到票,碰碰運氣唄?!狈窒Uf。 將信將疑的他撥通了對方的電話,接電話的是一位小伙子,在做了信息核實和詢問詳細購票需求后,小伙子開始幫助購票,電話中一問一答的互動在不到20分鐘里結束。 “真的前后就只用了20分鐘,就幫我們訂好了天津到山西臨汾的票。畢竟只是電話溝通,開始還有些不相信,直到我順利地拿到了8張票后,才覺得這電話真的很靠譜。”老樊在電話那頭難掩激動。 幫助這些農民工實現回家愿望的是一家名為“大腳印”的公益組織,他們正在開展“春運農民工購票幫扶”活動。這家組織的負責人姚亮出生于1988年,在天津創(chuàng)辦了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幫助農民工買票這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他對《公益時報》記者表示:“我自己在學生時代就對春運購票難有切身體會,看到車廂內滿是農民工都在訴說買票難,就想著幫助農民工解決一些購票問題,隨著電話、網絡的購票方式興起,自己也很快學會了多種購票方式,就推出了兩條訂票熱線幫助農民工,訂票全完免費?!?/p> “這兩部熱線還是挺管用的,剛開始推出的時候可能知曉的人不是太多,打電話的人還要問問這個號碼的用途,怕是啥吸費電話。但現在電話直接打進來說得很干脆就是要訂票。在沒有媒體報道之前,我們接到的電話基本都是天津的務工人員打來的。在《新聞聯播》播出后,每天我們能接到全國各地的求助電話,上海、陜西、四川、云南都有,這使我們應接不暇,其實這樣反而有點影響了我們訂票,因為人太多了,我們團隊精力有限,但幫誰都是幫唄?!币α琳f。 電話里上演“無間道” “喂,是農民工訂票熱線嗎?我要3張到重慶的票,能搞定嗎?我當然是農民工”。 “您是在天津哪個工地工作,請?zhí)峁┠纳矸葑C信息,您之前用過什么方式訂過票,成功訂到了嗎?” 每天“農民工購票幫扶熱線”都要重復這樣的話語數百遍,有的志愿者戲稱:“我們這不像是在幫著訂票,倒是像在電話里上演‘無間道’?!?/p> “這其實就是想防止那些本身就不是農民工的人,裝做農民工打電話來訂票,所以我們對每個打進電話要先進行核實,冒充農民工訂票實際上是占用了這2部電話的資源。其實,鐵路運力不足導致訂票難是一個普遍現象,但相對大多數農民工每年就回一次家來說,這種票源就顯得格外珍貴?!敝驹刚邉フf。 姚亮告訴記者:“其實,我們訂票也沒有什么特別,唯一的妙招就是‘熟能生巧’。我們這里的志愿者都有著豐富的訂票經驗,一般人撥打鐵道部訂票電話需要3分鐘才能訂到的票,我們在30秒就能解決。因為熟悉了電話語音操作流程,數字鍵都非常清楚,不用聽完每句語音提示后再操作,這在一定程度上節(jié)省了訂票時間,提高了搶票成功的幾率?!?/p> 全國數百志愿者加入 “農民工訂票熱線”隨著媒體的報道,名氣越來越大,全國各地有不少網友加入到幫助農民工訂票的隊伍中來。 姚亮說:“僅在天津、北京我們就有兩個實際訂票操作團隊,在全國現在已經有近百名志愿者加入到訂票隊伍當中來。我們會將訂票信息匯總后分發(fā)到全國各地的訂票志愿者手中,有啥消息都能及時溝通反饋,這些通過網絡都能搞定。而且我們是免費的,也不用擔心風險,這畢竟是在做好事?!?/p> 隨著數百名志愿者的加入,現在每天的訂票量都在數百張。據姚亮統(tǒng)計,開展幫助農民工春運訂票3年來,每年人數都數倍增長,2010年有100人次,2011年達到2200人次,今年預計會有5800人次。 “我們這樣做也是在作一種倡導,呼吁全社會多來關心農民工群體,畢竟這個群體有他的特殊性。每年的春運車廂里過道、洗漱間、廁所都是農民工的身影,你就會覺得一張小小的硬座車票對他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光靠我們這種組織幫助訂票肯定還是有局限性,還需要社會拿出更多資源幫助我們的農民工兄弟。”姚亮說。 |